谢邀。
当2018年U23亚洲杯上,我们的国青队因为主场败给卡塔尔而全民口诛笔伐亚足联的时候;当2017年世界杯外围赛国足客场“意外”击败卡塔尔的时候;当我们还在抨击卡塔尔靠归化球员打天下的时候;当如今中国男足世界排名高于卡塔尔,某些人还在为成为下届世界杯外围赛40强种子队庆幸的时候——卡塔尔男足,用一次又一次匪夷所思的方式让我们认识了一支全新的亚洲王者。可是谁知道这支队伍出自何处?
马德兴还记得2001年世界杯外围赛时,卡塔尔主场外的一片荒芜,那时卡塔尔、阿曼都是我们眼中的弱旅,而越南、菲律宾、吉尔吉斯斯坦、印度、巴勒斯坦在我们的印象中那都是足球的沙漠。可是十八年来,我们在高速公路上不停地变换着自以为正确的行车道路,而这些国家却在国道甚至省道上径直前行,把国足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2004年,卡塔尔男足在亚洲杯小组赛上惨败而归,举国上下痛定思痛,以国王令的形式投资200亿美元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阿斯拜尔足球学校。我们轻蔑的认为他们的努力方向是不值一提的简单归化,我们居高临下的认为他们的青训工作我们也在做。可就是这样的历程,让卡塔尔不但成为新料亚洲冠军,阿尔莫玆-阿里更是以22岁的年纪以创纪录的进球数成为最佳射手和MVP,而这时我们已经39岁的郑智还在球场上为国足苦苦打拼。
或许我们会认为卡塔尔的土豪皇室有大量资金投入,举国体制的成功并不能被我们借鉴,但有谁给我们自己算过一笔账,这些年中国足协对中国足球的投入是多少,投到青训的又是多少?以中国这般地大物博,十五年来各级足协的花费累计起来一定也是一个天文数字甚至远远高于卡塔尔,但是我们看到的效果是什么?依然是一次次的失败和总结,一次次的懊恼与不甘,一次次的改变学习的对象和参考的样板。
谋而后定,行且坚毅。卡塔尔足球用鲜活的案例给国足乃至全亚洲的足球上了一课。其实这样的样板并不少,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足球是亚洲的二流末尾,高丰文带领的球队正是在客场战胜了日本队才第一次实现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梦想。但如今的日本足球的水准,已经不是国足可以望其项背的了。
本届亚洲杯,中国队的确抽到了一支上上签,同组除了韩国队,吉尔吉斯斯坦、菲律宾都不是强队,可就是这样的组别也让中国队的出线紧张万分。如果不是吉尔吉斯斯坦守门员的超低级失误,如果不是菲律宾不切实际的与中国队对攻,或许最终的结果真的难以预料。
1/8决赛的对手泰国,是我们精挑细选出来的软柿子,在“菜鸡互啄”中得到的名次只能令人唏嘘。相信中国队的晋级之路几乎是所有八强球队里除了东道主以外最令人羡慕的捷径了。逆转战胜泰国以后,我们的信心有些膨胀,虽然也预料到可能会失利,但同样也抱有一丝侥幸的幻想,认为只要摆好大巴,很有可能把比赛拖到加时赛甚至点球。
首先还是要感谢头条的官方邀请!
最近,火遍各大网络的热搜词莫过于亚足联、裁判、黑哨等字眼!原因想必球迷朋友都非常清楚,个人就不在这里做详细阐述!可是正当中国队遭遇伊朗籍裁判法加尼不公判罚事件渐渐平息的时候,谁曾想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几天,U23亚洲杯赛场又出“幺蛾子”!在淘汰赛卡塔尔对阵巴勒斯坦的比赛中,巴勒斯坦3号球员拉希德在和卡塔尔球员争抢头球时卡方球员倒地,慢镜显示拉希德在争抢过程中并未有任何附加动作!但事后通过倒地队员的“精彩表演”以及队友对裁判的施压,好了,主角登场了!当值主裁对3号拉希德提出黄牌警告,由于这名队员之前已经身背一张黄牌,于是两黄变一红!拉希德毫无悬念的被罚出场外......看到这里中国球迷不由得惊呼!天呐,这剧情好像在哪见过!没错,和中国对阵卡塔尔一战的剧情如出一辙!都是在进攻如潮,都是在胜利在望(巴勒斯坦有很大的几率扳平甚至取胜)的时候被罚下一名队员!被罚出场的拉希德将护腿板重重的摔在了草坪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卡塔尔倒地球员的演技和20号沙萨利姆在场内与队友一一击掌庆祝!让人看到了卡塔尔队员的***,犹如一只苍蝇卡在喉咙里,甚是恶心!
赛后,巴勒斯坦足协也就本场比赛的裁判问题直接申诉到国际足联!至于巴足协为什么没有像中国足协那样申诉到亚足联?个人有一些自己的看法。首先,巴勒斯坦有了中国这个苦难大哥的前车之鉴!其次,也表现出了巴勒斯坦对亚足联的失望和不信任!也进一步反映了卡塔尔已经被保送和亚足联的不作为!个人也希望以后的中国足协在此类事件中也能更加强硬!不求偏袒但求公平公正!球迷朋友们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多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