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迪是nba从巅峰坠落到低谷的典型代表,他巅峰的时候和科比一时瑜亮甚至更出色,低谷时辗转多队四处流浪,最后草草退役了事。但纵然如此,还是有很多球迷不管麦迪是巅峰还是低谷都一如既往的喜欢支持着他。当年麦迪虽然和姚明一直未能突破首轮,但球迷们还是希望麦迪能得到总冠军。不过受困于伤病,麦迪在联盟四处流浪,麦迪球迷们也就慢慢接受事实,不再执着于对他得总冠军的期待。
但2013年麦迪被马刺用短合同签下一下子重燃了麦迪球迷的期待,因为那一年的马刺一路杀进总决赛并且在前5场取得3:2的大比分领先。一时间麦迪首冠的热议在当时引起了反响。与此同时,当时转播第六场时,转播商也意味深长的用镜头特写对准麦迪。
第六场最后19.4秒,马刺以94比92领先,伦纳德还要罚球,这个时候总冠军的归属对于麦迪来说是多么的紧张。伦纳德这边在酝酿着罚球,远处马刺替补席的麦迪紧张的把头低着。随后,热火球迷一阵欢呼,伦纳德第一罚没有罚中。接下来的发生的事情球迷们都知道了,雷阿伦投进绝平三分,两队进入加时,马刺败北,到手的总冠军飞了。在接下来的抢七大战,马刺再次输球,看着总冠军被热火夺走。
虽然2013年的总决赛上,麦迪彻底沦为了板凳边缘球员,只在第二场出场8分钟以及第三场出场7分钟,而且还一分未得。转播商给了他镜头的特写是在伦纳德罚球有机会锁定总冠军的时候,这其实是在说,个人带队常年突破不了首轮的麦迪即将获得总冠军,除了展现麦迪的紧张,也是隐隐有恭喜麦迪的意思,甚至也有点调侃麦迪抱大腿的揶揄。
2013年lol全球总决赛上,小组赛出线队伍分别有:C9、FNC、GAB、SKT1、NJS、GMB、OMG、RYL。
八强淘汰赛是bo3赛制,比分如下:
FNC 2:1 C9,SKT1 2:1 GAB,NJS 2:1GMB,RYL 2:1 OMG。
其中,FNC、SKT1、NJS、RYL晋级,半决赛是bo5赛制,比分如下:
SKT1 3:2 NJS,RYL 3:1FNC。
晋级参与决赛的队伍有SKT1和皇族,比分为:SKT1 3:2 RYL,夺得S3总冠军。
以上就是s3lol世界赛比分。
看过那比赛的都知道,那不是波波维奇第一次这样干了。
那一年波波维奇一直很喜欢这样的轮换,就是借着暂停以及对手的暂停或者是死球的时候,进行轮换球员。
有的时候就像是看NFL一样,进攻的时候换上一个球员,防守的时候换上另一个球员,甚至犯规的时候也会换上不同的球员。
比如说当年的红军巴马特邦纳,上场头一个球进了,半场回防的时候立刻无球犯规请求下场,都是当年波波维奇的骚操作。
而那一年的总决赛也相当特别。
我们都知道当时的马刺核心阵容GDP已经开始老化,帕克是最年轻的,身体素质算三人里最强的;吉诺比利更多是承担从替补出发的第六人的角色,消耗也不算大;唯独邓肯是最辛苦的,进攻端防守端都要靠他支撑,年纪也最大。
为了适应比赛节奏,邓肯还坚持减重,提升体力和机动性,可以说是为球队付出了太多。
波波维奇心疼邓肯,就会在有的时候换下邓肯来休息,让迪奥和斯普利特上去顶替邓肯,然后在进攻的时候再换上去。这样可以让邓肯保留更多的体力在进攻端,不至于被累垮。
总决赛也这样操作了很多次。
大多数时候这种方法还不错,但是谁也没想到最关键的时候,就是在邓肯换下去那一瞬间发生的。
首先现在马后炮,当时换邓肯没问题,热火一定投三分,换速度快上来防守,其实热火进了三分后马刺为例了,没有暂停换邓肯,本来热火得到技术罚球直接绝杀,那一场裁判偏向马刺的,第四节詹姆斯单节16分与阿伦进三分之前进了三分。第四节逆转了。
当时热火89:95落后马刺,时间还剩28.1秒,詹姆斯3分不进,韦德点抢篮板交给詹姆斯打进3分,92:95。之后伦纳德两罚中一,92:96。时间还剩11.8秒,詹姆斯三分不进,博士抢到篮板给雷阿伦投进3分,追平。
在这段时间里,邓肯被换下,大家认为邓肯若在场上的话就不会丢掉篮板,其实波波维奇经过深思熟虑肯定热火会投3分,开火权不是詹姆斯就是雷阿伦,后来的情况热火确实是这么做的,那换下邓肯就是为了防热火的3分啊。
再者我们可以做个假设,假设邓肯在场上,热火打挡拆,换防后,邓肯会补防雷阿伦,这是雷阿伦可以直接投,万一不进,邓肯已经扑到3分线外了,篮板还是抢不到。
波波维奇也是赌一把,换上小个阵容,比速度,赌赢了就胜利了。这一换人在后来也招到了太多人的不解,不能说老爷子犯糊涂,其实马刺的轮转换位已经做到极致了。
那其实就是一次很普通的换人,只不过很多球迷喜欢从结果反推原因,再加上一些评论员刻意制造话题,从而放大了那次换人的影响,波波维奇考虑的是最后要防守三分,邓肯移动速度慢,有可能换防不及时,如果邓肯没被换下,热火第一次三分就命中了,可能又会有声音说最后应该上小个子,保证换防速度。
这次换人恰恰说明波波维奇关键时刻敢于担当,不像某些教练,最后必须让当家球星在场上,这样输了自己责任也小一些。
与其相似的事件还有奥运会中国队打西班牙,最后时刻换下王治郅。也有很多阴谋论。一种说法是,篮协不希望王治郅成为英雄,因为他有黑历史,这纯属胡扯,要是真是这样干嘛让他进国家队啊?还有一种说法是,最后时刻要让姚明当英雄,也很扯,其实那次换人没那么多弯弯绕,跟邓肯很类似,王治郅也是移动速度慢,防守能力相对不如姚明,教练员有自己的考虑。
首先,这是一场令人胆战心惊的比赛。
整场比赛,其实在大多数时间里,马刺队都占据着主动,甚至在最后时刻,绝大部分球迷都已经认为,马刺队不可能会输球。
三巨头热火虽然豪横,但是在老辣的GDP和波波维奇面前,还是略显得稚嫩了些。
2012-2013赛季的冠军,也许依旧还是马刺队的。
但是我猜对了过程,却没有猜对结局,在最后11.8秒,马刺在领先三分且詹姆斯三分投篮不中的情况下,却被波什抢下进攻篮板球后传给雷阿伦一剑封喉,两队被拖进了加时赛。
最终,在加时赛中马刺队败给了生猛的热火队,惨遭败绩。
事后诸葛亮一下,如果那个时刻,波波维奇如果没有将邓肯换下,那么波什还能轻易抢下篮板球,逆转局势吗?
历史没有如果,那我们来分析分析波波维奇为何会在关键时刻,将抢下十八个篮板球,压制了波什整场的邓肯换下?
是波波维奇老糊涂了吗?
是迈阿密热火队。2013年NBA总决赛是2012-13NBA最后一场系列赛程,于2013年6月6日至6月20日(北京时间6月7日至6月21日)进行,由东部联盟冠军迈阿密热火对西部联盟冠军圣安东尼奥马刺的对决。比赛采用七场四胜制2-3-2的形式。最终,热火以4:3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