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备性考试。读书人首先参加县里组织的县试。县试合格者再参加州里组织的府试。府试合格者称作童生。
2、院试。童生可以参加州府组织的院试。院试分岁试和科试。童声岁试合格称作生员,即秀才、相公。岁试合格者可以参加科试。
3、乡试。科试合格者参加省里组织的乡试。乡试合格者称作举人,第一名称作解元。
4、会试。举人可以参加国家组织的会试。会试合格者称作贡士,第一名称作会元。
5、殿试。贡士可以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录取分为三甲,第一甲称作进士及第,只有三人,第一名称作状元、第二名称作榜眼、第三名称作探花。第二甲称作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作传胪。第三甲称作同进士出身。
6、朝考。清代,殿试后还将进行朝考,由殿试第二甲和第三甲参加。朝考第一名称作朝元。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以状元、榜眼、探花三者为最高,之后就是举人、秀才了。
这是一套等级严明的考试制度。以清朝为例,秀才为士子们入仕的第一道关口。
科举四大步骤
明清科举考试突出进士一科(就是询问当代时务,回答解决方案,这需要对时局有个大概的认识,考取很难),考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大步骤。
第一步为“童试”,考生无论年纪大小,有无上过学都可考试,称为“儒童”或“童生”。在州、县等地方先统一考试(童考),通过之后称为“生员”,又称“秀才”。考试范围为四书五经,以及朝廷颁布的圣喻等,也就是常说的“八股文”。
一般做了秀才就可以在乡里有不小的特权了,如见知县不跪等。考完“童试”者就可以在家乡谋个教师做做,还有目标更高者,则会继续参加考试。
第二步为“乡试”,为省一级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一次三场,因考期定在了农历八月,故又称“秋闱”。“乡试”通过者就称为“举人”,其中第一名称“解元”(连中三元中的第一元)。
中了“举人”者,不仅可以进京参加全国性的“会试”,也正式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了,最高可做知县大人。
第三步为“会试”,乡试第二年后举行会试,为中央级别的考试,农历二月在京城举行,又称为“春闱”,同样也是考三场。会试录取者被称为“贡元”,第一名称“会元”(连中三元中的第二元)。
到了这一步大抵就可以成为后备干部了,或入国子监,或授予京官、地方官职务,或成为学校教官等。
第四步为“殿试”,会试之后在当年的农历四月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多在紫禁城保和殿举行),殿试只考一场,需要当场交卷。出榜后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只有三名,为状元(连中三元中的第三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殿试”不采取“淘汰制”,只是除一甲三名免试外,其余的再举行一次考试,称为“朝考”,也就是士子们的终极目标:“考庶吉士,入翰林院”(类似于读研)。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得明白古***试选拔,需要依次参加县试、府试、乡试、会试、殿试
院试考中者成为秀才,乡试考中者为举人,会试考中者为贡士,殿试成绩分为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人们常说的连中三元就是在乡试会试殿试均考取第一名。
"状元榜眼探花"这个词源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用来形容科举考试中取得前三甲名次的人。在科举考试中,考生们经历了一系列考试,包括会试、殿试等,最终通过排名来确定状元、榜眼和探花。
- 状元:取得科举考试的第一名。
- 榜眼:取得科举考试的第二名。
- 探花:取得科举考试的第三名。
这三个名次都是非常值得称赞的成绩,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中,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前三甲名次可以获得极大的荣誉和机会,例如可以直接进入官员行列,有机会成为朝廷要员。因此,“状元榜眼探花”这个词成为了形容取得优异成绩的人的一种形象的说法,后来也被用于其他领域,表示取得前三名的成绩。
“状元、榜眼、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的前三名,它们的来历与科举制度的发展密切相关。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始于隋朝,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在殿试中,考生的试卷会由皇帝或主考官亲自审阅,最终确定前十名的名次。
状元是殿试第一名,也称为“殿元”,意为殿试中的首位。榜眼是殿试第二名,探花是殿试第三名。这三个称号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但一般认为与殿试放榜时的排名有关。在榜单上,状元的名字通常写在第一行,榜眼和探花分别在第二行和第三行,因此得名。
除了状元、榜眼、探花外,殿试前十名的其他名次在不同朝代可能有不同的称呼。例如,在明朝和清朝,第四名至第十名通常被称为“进士出身”或“同进士出身”。
科举考试的名次对于考生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取得高名次意味着能够获得官职和社会地位的提升。状元、榜眼、探花等称号也成为了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的荣誉象征。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这些称号在现代已经不再使用,但它们在中国历史文化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常被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或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