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建业俱乐部改名,河南建业俱乐部改名了吗

tamoadmin 赛事赛况 2024-12-07 17 0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最先定都哪里?

孙权称王之时,以鄂为都城,改名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后,因战略考虑,才迁都建业。

  孙吴都城变更一览表表:

 1、公元208年(汉建安13年),孙权由吴郡迁徙治所到京城(今江苏镇江).

河南建业俱乐部改名,河南建业俱乐部改名了吗

 2、公元211年(汉建安16年),孙权听从张纮建议,迁徙治所到秣陵,筑石头城,并将秣陵改名为建业。

 3、公元220年(汉建安25年),曹操封孙权为南昌侯。随后孙权以鄂为都城,改名武昌,设立武昌郡。曹丕取代汉室称帝后,孙权被册封为吴王。

 4、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即位称帝,作为当时的都城,随后因战略考虑,才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广州恒大将成为过去,而国安、鲁能、申花、建业、泰达可保留名称,你怎么看?

此举做法分析如下

首先前后矛盾,要明白什么是非企业化和中性化,非企业化就是在俱乐部名称里不应该带含有与任何企业有关的名字,这到底是不是硬性和强制的?根据规定可以保留的这些俱乐部国安、建业、泰达、力帆等都是企业的名称。

其次,如果按照要求,俱乐部名称要非企业化和中性化,一个城市或省份俱乐部那么多,名字该怎么起,例如进行上海,现有的俱乐部有上海上岗,上海申鑫,上海绿地申花,以后怎么叫,上海一队,二队,三队?这样不合适吗?还有就是球队的投资方肯定要追求利益,俱乐部名称都不让用投资方相关的名称,用什么方式扩大知名度,回收成本,投资方肯定不乐意,可能存在极端情况,没有投资方和赞助方。

最后,如果要执行就需要一刀切,要非企业化和中性化,就需要所有俱乐部一视同仁,跟成立时间长短和先后顺序无关。

首先,俱乐部名中性化,去企业化是历史趋势,跟全球接轨,有利于百年俱乐部的传承。这点我双手赞成。

由于历史原因和中国国情,职业联赛起初,为了吸引投资人,俱乐部名企业化,起到了给投资人作广告的效应。后来的股权变更,接任者不是活雷锋,肯定不愿出钱帮前任打广告,所以改名频繁。比如广州恒大,经历了广州太阳神,吉利,香雪,日之泉,广药等多次更名。到了后来,新球迷往往不知道广州吉利原来就是现在的恒大,这对球队传承极度不利。说不定100年后球队历史队名多达几十个,这就成笑话了。

所以,俱乐部名中性化,以后无论控股股东如何变化,球队一直不变,这对球迷的认识,对俱乐部的文化都是有益的。

从足协的政策来看,建业,亚泰,泰达,鲁能泰山,申花,国安确定可以留用。

绿城和力帆值得商榷。

浙江绿城用的是吉林敖东的中甲资格,在足协的历史档案里是属于跨省跨所在地足协转让,这一条似乎不满足。

同样,重庆力帆在2003年将自己的中甲资格转让给湖南湘军。与此同时,借了云南红塔的中超资格,2004年俱乐部改名为重庆奇伡,2005年改回重庆力帆。涉及到跨省转让,俱乐部名不连续使用两个问题不符合足协规定。

其它需要改名的俱乐部,希望能征求该省或该市球迷的意见,集思广益,推出3-5个备选名,采用网络投票的方式确定俱乐部名。毕竟,这是要百年传承的名字,是要靠当地球迷支持发展的!

可以说是足协向国际化看齐,去商业化,让这个球队更有传承,不会因为赞助商的变化而名字变化,既然足协要求球队中性化,那么自己是不是也该中性化,以后我们直接说中超联赛就行,不要在前边加上赞助商了吧,如果自己都做不到,还有什么脸来要求俱乐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