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刺淘汰多特蒙德,进入欧冠8强。双线作战,对于热刺来说,有点吃力。上次进入8强还是在遥远的2010-2011赛季。球队来回长途奔袭,球员比较疲惫。
2.热刺主席为了新球场投入很多,夏季转会球员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英超的赛程密集,赛事还是比较多,板凳的阵容深度很重要。要有足够多的球员应付各项赛事,进入赛季末尾,球员很是疲惫。
3.各竞争对手开始发力,如曼联等等,在自己身后疯狂追分。竞争压力还是有的。
4.主帅波切蒂诺被禁赛,对于今天热刺的球员,包括临场的指挥也有一定的影响。青年禁卫军,还需继续成长。
以上,欢迎大家多多关注,共同探讨。
这是一场世纪大战。据媒体预测全球大约有3亿多球迷观看了这场比赛。比赛的双方分别是利物浦和托特纳姆热刺的队。这是在二只英超球队之间的比赛。地点是在由中国大连万达集团冠名的万达大都汇球场。
在这场吸引全球眼球的大赛前,媒体和球迷提前热场,为这场比赛的提前升高了温度。各个媒体的分析和预测无不为这场比赛带来诸多的热点话题。据有关数据表示在比赛前的机票、酒店的价格飙升了十几倍。门票更是早已预售一空。可想而知这场比赛是多么的火爆。
随着主裁判斯科米纳的一声哨响,欧洲冠军杯决赛开始了。来自英超的利物浦和热刺随即展开了激烈的的比赛,出乎球迷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开场紧紧不到2分钟,热刺球员因为在禁区里面的一个手球,被当值主裁判判罚给了利物浦,主罚点球的是萨拉赫。当他把点球打进热刺球门之后,球场爆发了一片欢呼声音。谁都没有想到这届欧洲杯会以这样的方式开局。此时的热刺完全被这个突如其来的点球打蒙了,在接下来的比赛过程中,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来热刺还没有从刚才所发生的那一幕走出来,比赛的节奏完全被利物浦控制住。之前主教练布置的技战术完全没有再体现出来。场上在某个阶段热刺一度处于被动防守的地位。热刺的前锋线也没有对利物浦造成多少威胁。这与赛前孙兴憨所表现出来的实力有点差距。或许受到点球的影响。比赛也在以利物浦暂时领先时结束了上半场比赛。
在下半场的比赛中,利物浦率先完成第一次换人。用奥里吉换下一直有伤的菲尔米诺,用米尔纳换下了维纳尔杜姆。相反热刺并没有任何的举动。在过了整场比赛近七十分钟时,热刺才迎来一次换人。用小卢卡斯换下温克斯,伴随着温克斯的上场,为热刺带来了活力,一度遏制住了利物浦的进攻态势。缓和了场上被动的局面。利物浦主教练克洛普根据场上的形式,及时换上奥里吉,正是这一神奇的换人,奥里吉没有辜负主教练的信任,用一粒进球最终为利物浦锁定了胜利。从而利物浦获得了欧洲杯冠军。
纵观整场比赛,利物浦赢得精彩,热刺输得也心服口服。热刺输掉比赛有三个原因。一是热刺在这场比赛中意外的点球是这场比赛的一大转折点。二是加上热刺的前锋在这场比赛中并没有给利物浦的大门造成太多的威胁。三是主教练没有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技战术打法。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从比赛第一分钟开始双方就不在一个起跑线
当马内十分“鸡贼”的将球往西索科身上踢去时,这一场球的平衡就已经被打破。双方作为同为来自英超的球队,知根知底,决定胜负的自然就是球星的闪光和小细节的处理。第一次踢欧冠决赛的热刺明显是吃了亏,他们吃在了经验不足,输在了开场的紧张。热刺半数球员开场还没碰到过球就已经丢球,球员动作更显僵硬。孙兴慜在左边路几次拿球感觉都不好,球队对局部的支援也不到位,球队虽然获得了大量的控球权,但真正打出“热刺”的进攻还是在35分钟之后。当下半场波切蒂诺派上了略论特与卢卡斯时,球队已经变成了搏命式的226阵型,不成功便成仁;而替补上场基本什么都没做的奥里吉,偏偏那一刻禁区之神附体,直接将球送进了死角,比赛就此终结。
双方主帅排兵布阵都没有错
我们在中场和赛后都在评论凯恩与阿里,两人也在赛后引起了巨大争议。但换位思考,任何教练哪怕是穆里尼奥、瓜迪奥拉之流,也绝对不敢将凯恩摁在替补席上。凯恩之于英格兰与热刺都是一哥的地位,只要他没有伤病,他的首发地位不可动摇。两队硬实力的比拼热刺还是处于下风的,他不光要考虑比赛的过程,还要考虑比赛之后的收尾,若是在超过全球半数球迷的眼前,同时将阿里与凯恩换下场,对两人的打击有多大。这不是足球游戏,凯恩从他宣布伤愈复出那一刻,我们都明白他一定会首发,而且大概率打满全场比赛;现代足球已经是集竞技、商业于一体的项目,俱乐部、赞助商、球员的三方压力让波切蒂诺必须用他。波切蒂诺之所以能得到球员的支持,不光是因为战术能力,还在于他与球员相处的哲学。
而利物浦这边除了门将阿里森的高接抵挡,个人感觉本场状态最好的应该是马内。抛开开场灵机一动的造点,本场他的带球推进让热刺的后防线十分难受,下半场也有一次从中路带球推进到右路然后甩开埃里克森的防守将球带到了热刺的禁区弧,若那次机会队友能够将球射到门框范围内,比赛已经终结。
这就是一场“决赛”
经历过两次欧冠决赛失利,克洛普已经深知进攻赢比赛,防守赢杯赛的道理。也许是过早的进球让克洛普放弃了他们习以为常的山呼海啸般的前场压迫,但从三名中场的站位来看,他在赛前的备战就已经将这个战术列为主要选项。这就是一场集破坏、对抗、限制、高球、反击于一身的典型英式足球。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六冠王那一年的巴萨,决赛面对拥有C罗的曼联,那一场开场曼联是更占主动的一方,C罗也轰了好几脚远射,但随后埃托奥反击中单枪匹马就把比赛的天平瞬间改变。
决赛一定是不好看的,尤其是对于中立球迷,没有精彩进球的***很难让熬夜的人提起兴趣。但决赛又是十分好看的,这代表了两队从战术到肉体到精神各方面的博弈,这就好比让一个准备与对方拼刺刀的战士跳舞,即使他本来可以做得很好,但那一刻他的动作一定不会有任何美感。
说白了面对近在咫尺的欧洲冠军,没有人会将场面放在优先级,即使是咬破牙或者跪着,历史也只会记住胜利者。一年前利物浦与皇马的决赛,人们只记得拉莫斯给萨拉赫卸了胳膊,贝尔上场后的精彩倒钩,可那一场利物浦是掌握球权更多的一方。两年前的欧联杯决赛,阿贾克斯把曼联压得打起了6后卫,可今天人们都在歌颂穆里尼奥的战术。无数的例子证明,历史只会记住胜利的一方。
恭喜利物浦,恭喜克洛普,现在不会再有人质疑他们,这是他们明年还能继续与曼城掰手腕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