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韦世豪这样的不离开鲁能的话肯定是鲁能的重点培养对象,这是毫无疑问的!以欺骗的手段离开为他们减免了绝大多数培训费用的鲁能去留洋,这种行为除了钱孙子我想不出更合适的称呼!买提江通过这些年的打拼才逐渐在后腰位置上踢出来,这主要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鲁能只是他的引路人;贺惯比较早的时候就已经离开了鲁能,所以他近期的入选不应该再与鲁能足校扯上关系;至于郭田雨和姚均晟,有脑子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鲁能外租他俩实际上就是为了可以留下他们,防止被一些不要脸的机构给抢走!从何超转会前的表态我们已经清楚的知道,现在的球员转会已经可以在球员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操作了!而唐韦二人加上近些年来各大青训机构不断出现的违背道义叛逃的行为告诉我们,不能再相信某些人的道德品质了,唯利是图才是他们的本性!而猪邪作为管理者对这种行为的纵容和有法不依更是告诉所有人,跟老子的利益没关系的事,哪怕是有违道德伦理的,都不用去找他们,没兴趣管!
就最近曝光的所谓国足参加2022世界杯亚洲区40强赛的第一批名单共计有62人,其中,有多8人是山东鲁能青训出品的球员,这里面有6人都已经离开了鲁能,对于目前的鲁能来说,队内确实老将居多,能够让人年轻一亮的年轻球员屈指可数,不过呢,这并不代表说鲁能不重视对于年轻球员的培养,毕竟,不管这些鲁能青训出品的球员效力那支球队,他们也都是鲁能培养出来的。
最近两个赛季以来,山东鲁能的主力框架,如果没有在U23球员政策之下,恐怕真的是没有年轻球员的生存空间,都是以老将居多。这对于鲁能的长期发展当然不是一件好事儿。尤其是球队主教练李霄鹏,还特别倚重队内的老将,像崔鹏和周海滨“玄冥二老”,以及青岛系的宋文杰,他们三人都被外界所诟病,被视为是李霄鹏的嫡系。
可能就俱乐部或者李霄鹏本人也认识到,鲁能目前队内老气横秋,放眼整个中超BIG4里面,恐怕就山东鲁能的年轻球员没有冒出头来,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夏季转会窗口以来,鲁能也补报了多名年轻球员,像陈哲超、陈蒲,此前一直留在一线队的段刘愚、田鑫、陈科睿、黄聪、刘军帅、刘洋、赵剑非、李海龙等人。
此前,被租借到天津天海的姚均晟,已经成为了球队的中场核心,被租借到武汉卓尔的20岁小将郭田雨也发挥越来越好,这都是非常可惜的。尤其是留在鲁能的21岁小将段刘愚最近表现非常抢眼。这都是非常可惜的一个变化,随着给予更多年轻球员锻炼的机会,相信会有更多鲁能青训出品入选国家队。
鲁能自从1999年夺得双冠王,在当时教练桑特拉奇的提议下,建立了自己的青训体系。初期的鲁能青训,完全是欧洲的团队,很快见到了效果,出现了韩鹏,王永珀,周海滨,崔鹏等国内联赛顶尖的球员,被称为黄金一代,再比如吕征,王晓龙,可谓成果斐然。随后几年,俱乐部将退役的球员纳入足校,个人觉得,成绩就平庸了,尤其是2010年以后。
当然让国内球员担任教练,出现了鲁能早期的影子,比如边路的刘彬彬,吴兴涵就具有速度快,但不会拐弯,被球迷诟病。
2013年,鲁能足校改变策略,在巴西建立基地,走中外结合的路子,足校的优秀队员,足校专门拿出资金培养,送到足球强国培养,这就出现了韦某某,唐某某叛逃。
客观说,如果足协能够有所作为,这种风气可以刹住,但是无奈足协除了黑以外,别的一无是处。但是作为老牌俱乐部,鲁能足校表现的很大度,本来如果***,韦某某,唐某某也会职业生涯受影响,但是足校最后本着以人为本,还是放弃了。这一举动可以看出鲁能是真的立足青训的。
鲁能培养的八名国脚进国家队后,又6人出来,只能说我们的青训体系还真正没到位和未见成效,是俱乐部和是中国足球体制的的悲哀,青训体制我们要向巴萨、皇马、曼联、拜仁等俱乐部学习,借鉴他们的运营模式和运行体制及成功经验,聘请著名的足球教练用先进的科学训练方法,按照科学的体制一步一个脚印,苦练基本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脚踏实地的推进培训工作。培训的球员不要急于求成,要多参加梯队球队及年龄段的比赛,最好先参加俱乐部的甲级或超级联赛,积累大赛经验,等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在入选国家,有条件或机会的选手,俱乐部可以选派优秀球员留洋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接触更多先进的足球文化的熏陶,这对他们成长很有利。
没有真正的高水平的比赛,怎么能出好球员!俗话说,真正的***都是子弹喂出来的。中国没有真正的青训平台,没有规范的全国及省市青少年联赛,球员们更是鲜有国际比赛,大都是内部教学比赛,怎么能提高水平?!
张一诺是国家队的
张一诺曾效力于成都天诚、上海申鑫等队,19岁完成职业联赛首秀,2014年入选93届国奥队,并在2015年作为主力门将代表国家队参加了亚洲U23预选赛,同年作为主力门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