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宁退役的原因是什么,张怡宁退役的原因是什么啊

tamoadmin 比赛信息 2024-08-09 2 0

世界冠军郭跃当年被弃用,是教练责任还是个性所致?

谢谢邀请第六人回答。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题主所言应该是指2010年莫斯科世锦赛团体赛,当时任女乒主教练的施之皓雪藏弃用了绝对主力郭跃,让小将刘诗雯和丁宁扛大旗,出任一号主力和二号主力,结果兵败莫斯科,痛失保存了17年之久的考比伦杯。

作为主教练的施之皓当时为何不让郭跃参赛?至今仍然是个迷,或者说是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施之皓给出的解释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当时郭跃出现了畏战情绪,并没有主动请缨参赛,二是本着锻炼新人的目的,教练要把眼光看长远,因此安排小枣和丁宁上场参赛。但是施之皓对郭跃一直有成见却是不争的事实,施教练曾经在公开场合痛批郭跃,说她爱钻牛角尖,没文化,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比较差。后来郭跃因为伤病和消极训练等原因,逐步被调出国家队,最终选择了退役,甚为可惜。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当年弃用郭跃也就不难理解了。

张怡宁退役的原因是什么,张怡宁退役的原因是什么啊

此事已经成为历史,再去深究也没有太大意义,但是给我们的启发却很大,说到底,教练员跟运动员该如何处理好彼此的关系?值得深思。作为运动员一定要尊重教练员,平时遇到任何问题应该主动跟教练员沟通,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反过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教练员作为老师,也应该多去关心运动员,除了传授技能,更要在心理上,思想上辅导运动员。这样的话两个人才能彼此成就对方。

这方面的成功案例有很多,比如肖战指导和个性十足的张继科,师徒关系处理的就很好很成功。施之皓教练和郭跃的师徒关系处理的就很失败,并最终导致运动员郭跃的快速埙落。你们觉得这件事,施之皓教练有没有过错?

因此,第六人觉得郭跃当年被弃用,更多的还是其个性导致施之皓教练不怎么待见她,最终选择在关键比赛中弃用。这是我的看法,同意请点赞支持,有不同观点下方评论区一起交流下。

郭跃1988年出生于辽宁,六岁开始接触乒乓球,十四岁进入国家队,在2004年的多哈世乒赛上代替郭焱出战,一举夺得了女子单打冠军,一战成名。成为了年龄最小的女单世界冠军。

郭跃此后的发展可谓一帆风顺,一举得到了包括北京奥运会团体冠军在内的许多冠军奖牌。可是因为早早地投身乒坛,文化课没有根基。对教练的技战术安排理解不了,凡事爱钻牛角尖,不听教练的安排。这就导致其后期成绩下降,与一线主力王楠、张怡宁的差距越拉越大,施之皓将之退回了省队。

施之皓当时是女队主教练,郭跃的主管教练是孔令辉。而孔令辉也认为郭跃不适合继续留在国家队,孔令辉的兄弟刘国梁也表示了同样的看法。因此不论施之皓后来娶了其女***李楠的负面影响,单从对郭跃的处理上,施之皓并无过错!

施之皓在王楠、张怡宁相继退役的情况下,有点拔苗助长,有意让当时初露锋芒的丁宁、刘诗雯挑大梁。不过因为莫斯科世乒赛上丢了女团奖杯被人诟病,说他不用郭跃,反而用技术和心理上还不稳定的丁、刘导致丢掉奖杯。

如果当时让郭跃上场就保证稳赢吗?须知当时,郭跃连请战的申请都不敢写!同时郭跃那时的外战成绩也很差,做为教练,你会起用谁?

郭跃是个好苗子,可惜毁在了自身的身上。退役后的郭跃进入大学深造,还拿到了更高的文凭,但这其中几斤几两,想必许多人应该知道!

不久前郭跃又发声了,说丁宁一输球就提到伤病。对待自已昔日的队友不应该这么做吧!要不你也去拼一个大满贯出来?!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有不妥,一笑而过。喜欢就请点赞加关注哦!

邓亚萍25岁退役,张怡宁28岁退役,为何国乒大魔王们早早退役?

张怡宁不退役,后面的球员怎么上来?给腾位置呀。

那时候,中国乒乓球占绝对统治地位,真是不怕外战,让谁上都能赢。基本上就论资排辈,前头退后头上。

可惜,自张怡宁退役后,虽然在国际比赛中还占统治地位,但没有了魔王级的球员,而是各领***一两年,并且到现在还频输外国球员,出现霸位不保的情况,需要重视了!

国外的乒乓人都会打很久,我记忆中的瓦尔德内尔,乒坛常青树。国内的我觉得两种原因,一种年轻人的基础太好,长江后浪推前浪,二十多岁不到30岁已经成了老将,要给年轻人机会。另一种,体制问题,很多东西不能自己去决定的。

在我们看来他们只有25岁28岁。属于很年轻当打之年。然而他们是从小就开始练习乒乓球了,实际的乒龄比我们想象的要大许多。所以这个时候退役也许是刚刚好的。而且他们这个时候转型年龄也刚刚好,也是对自己未来的一种负责。

这是个好问题,题主有心了。

先说邓亚萍吧。

前不久刘国梁在就任乒协主席的施政报告中,曾提到过女乒的几个时代,第一个提到的就是“邓亚萍时代”。1992和1996年两届奥运会,邓亚萍连拿4枚金牌。这期间,邓亚萍连续8年排名世界女子乒乓球第一,几乎统领了各大赛事的单、双打冠军,这个时期也被称为乒乓球的“邓亚萍时代”。

邓亚萍的人生要感谢萨马兰奇。

但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邓亚萍便处于退隐状态,当时她不过24岁。邓亚萍先后去了清华和剑桥大学学习英语。这个时候,邓亚萍在球场上的动力已经不足了,手握18个世界冠军很难让她再找到新的兴奋点。而且,国际乒联的技术改革,以及国乒新人不断涌现,邓亚萍最终选择了离开。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萨马兰奇。无论在巴塞罗那还是亚特兰大,萨马兰奇都告诉邓亚萍要抓紧时间学习英语,“这是你未来生活的另一把‘球拍’。”所以,邓亚萍后来去清华便是选择了英语系,尽管她但是已经24岁了。

再说张怡宁。

2008年北京奥运会夺冠后,张怡宁家门口夺冠,圆了自己的一个心愿,当时便有退役的想法。“乒乓球已经不能带给我惊喜了。”这真是张怡宁的内心想法,她拿了19个世界冠军,很难再有别的兴奋点了。但因为要帮助北京队征战全运会,张怡宁并未第一时间退役。2009年,张怡宁帮助北京队全运会夺冠,并在横滨世乒赛登顶。

好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如何延长运动员运动寿命的问题,也是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而必须面对的问题。

当一个优秀运动员在达到运动生涯的高峰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伤病的困扰,怎样才能使她们保持高水平,延长运动寿命是摆在国乒教练组面前的重要课题。国外运动员不存在这个问题,只要他的国家没人能超过他,世界排名一直在其他人前面,就可以一直代表国家参赛,指导自己不愿意打为止。而中国乒乓球队不行,你必须面对年轻运动员的挑战,一旦被超越就很难跟上了。

想邓亚萍、张怡宁、张继科、马龙都达到过运动巅峰,同时又面临着年轻运动员的冲击。我认为顶级运动员延长运动寿命,必须要有个规划,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怎样保持领先优势,其次是如何克服伤病。

目前,由于新球的使用,对体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大运动量训练后,恢复体能的速度越来越慢,受伤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怎样处理训练和伤病的关系,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周密安排。再就是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计划,好钢用在刀刃上,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追求质量,有选择地参加比赛,减少次数,提高参赛质量,要参加就要进决赛,保持取胜的欲望和自信。说到底,要想延长自己的运动寿命,最重要的还是要取决于自己的目标,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有动力。打打看就说明信心已经动摇了,很难调动自己的潜能。


张怡宁到底有多强?为什么有人说她“孤独求败”?

各位好友大家好。

中国乒乓球女队按照历史先后顺序,出现过的碾压对手的球员,以前的记不得了,现在有印象的就是邓亚萍、王楠和张怡宁这三人,至于后来的李晓霞、丁宁,在统治力上还是差了点。

张怡宁号称大魔王,名字的来历据说与邻国的漫画有关,也有说与瓷娃娃福原爱有关,瓷娃娃已经成为中国的媳妇,就不拿这段说事了。

张怡宁孤独求败,正如一首目前流行的歌中所说,哈哈哈哈哈打不过我吧,没有办法我就是这么强大,哈哈哈哈哈追不上我吧,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哈哈哈哈哈被我打败啦,仅举几个方面的例子就足以说明她的强大。

一是统治乒坛5年

张怡宁真正称为乒坛第一人,开启统治地位始于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单夺冠,终于2009年全运会女单夺冠。直到退役几年后,仍然占据世界排名第一。

二是三大赛事外战从未失手

从97年出道以来,在世界杯、世乒赛和奥运会三大赛的单打比赛中从未输给过代表其他国家和地区参赛的运动员。

国乒女队长期称霸世界乒坛,但称得上统治级的还是邓亚萍、王楠、张怡宁三人。前两人的实力毋庸置疑,至于有人说张怡宁强大到没朋友,其实更多属于道听途说,我们的大魔王强大的传言,其实有些是被夸大的。

三大赛冠军数量

王楠是第一人24个,张怡宁是19个,邓亚萍18个。所谓张怡宁后期独孤求败才英年早退,其实并不客观,邓亚萍也是在巅峰期退役的。这就好像,我小时候短跑很快,要不是不想练了,也许我早就拿奥运金牌了。

跟同期对手相比

张怡宁当时的确很强,9年的乒联世界第一排名有7年是由她把持的,但张怡宁不仅输过很多公开赛决赛,世界杯和世乒赛也都各输过两次。王楠在过了巅峰期后也是赢过张怡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