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有个补充。就跟苏宁和阿里互互相增持对方股票一样。2015年苏宁购入的价格是81.51美元每股,现在阿里每股186亿美元,这个是明面上,还有因为互相增持***资本市场提升互相股价。
同样的道理苏宁尝到了阿里的甜头,开始和恒大互相增持。大家都知道,恒大是中国住宅地产的龙头,苏宁也在发展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但是显然住宅地产已经掉队,但是商业地产这几年大有起色,所以双方在土地资源,住宅和商业地产互相之间更有合作空间,苏宁还有苏宁易购,线上线下,恒大建住宅,苏宁建配套费商业地产,同事苏宁把恒大的社区作为苏宁易购的线上入口。
同时在体育方面也有合作的前景,苏宁体育旗下有PPTV视频直播平台,现在越来越注重版权,苏宁体育现在总有江苏对和国米。
所以无论对双方的股价,还是未来的商业发展都是有利的。手机打字真累,回答的也比较碎。见谅。
首先现在APP是一种流行趋势,不管是苏宁或者其他的单位,都在推荐各种和自己相关的APP,那么为什么要推荐APP呢。一、方便:现在人看电视的比以前少了很多,大部分回家不是玩手机就是玩电脑,相对于电视上的广告来说,影响力下降了不少,但是APP功能呢,既可以在手机上也可以在电脑上,APP是一个体系,你随时可以关注商品价格以及好坏别人的评论,在家动动手,东西就到家了,多方便。二、趋势:这也是社会发展必然的趋势,你想一想,别的厂家都在搞APP,人家一站式服务,而你还在经营老传统实体店购物,多LOW啊,首先你没有和别人站在一个水平线上,到最后竞争下来,肯定是你被社会淘汰。
谢谢邀请!苏宁开始推广小店app,很显然,是借助庞大的互联网来占有更多的市场,以此增加销售量。而且,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手机用户越来越多,当下又流行网上购物,苏宁此举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开店的巨大成本。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从基础农业到工业制造业再到商业服务业都要尽早的探索如何和互联网挂上钩,才能搭上这一波时代发展的大趋势。
智能手机的普及,让APP产业也发展壮大起来,现在互联网和实体商店可以紧密联系起来。比如京东已经有了京东之家。
提到实体便利店,台湾的7-11便利店应该是便利店行业的佼佼者。但目前为止7-11便利店并没有启动APP等O2O布局。
苏宁小店就是看中了这个机会,创造出一个实体便利店和互联网强强联合的新生事物。自从阿里入股苏宁,苏宁改名为苏宁云商形成产业联盟之后,明显感到苏宁更具有活力,苏宁的产业覆盖也更广泛了。
作为苏宁布局O2O领域的重要业态,2018年苏宁计划新开1500家苏宁小店,与云店3.0等多类线下业态相配合,实现“大店更全、小店更专”的互联网门店发展战略。
苏宁小店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它具有相对完善的供应链建设,强大的服务能力,独特的O2O运营模式,依托苏宁大生态,苏宁小店以注重用户体验为宗旨,基于苏宁易购、苏宁金融、苏宁小店APP线上会员数据和实体门店流量,通过线上线下精准化运营和智能化运营,集聚2公里以内的目标人流量,向消费者提供以快消和生鲜为代表的全品类商品,及自提、配送等一系列增值服务。
目前苏宁已在全国各大城市CBD、社区等场景开设89家苏宁小店,最高月销售额已达140万元,日均4.5万元。
苏宁小店拥有三种模型,面向家庭生活用户、以生鲜蔬果为主的社区店;面向社会白领、以热食速食为主的轻餐饮CBD店;和针对不同大客流场景配置各类商品的大客流店。
相较于传统便利店,作为智慧零售的布局业态,苏宁小店以“便利店+APP”模式,能够解决消费者日常饮食起居的即时性需求。在苏宁小店APP上,其品类高于现场所展示的SKU,通过虚拟货架的设置和线上促销活动,消费者能够在线上以更实惠的价格购买更多的商品,加上“2公里内1小时到家”的配送服务,弥补了线下店面面积有限的问题。
苏宁小店在开业短短一个月,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和行业的关注。
营销手段中的一种而已,营销本来就是多元化销售的统称。可以说,世界上所以人都是做营销的。建筑工人,营销的是体力,教师营销的是知识,艺术家营销的是灵感,销售营销的是产品,老板营销的是品牌,政客营销的是思想……如果你对我的话表示赞同并点赞,说明我的营销是成功的。
最好的营销方法就是线上线下整合,好的手段能将利益最大化,苏宁当然也会这么做。
我正在经历苏宁在乡镇大规模开店,其实店面不算大,出不了多少样,大部分在网上下单,顾客可以在手机苏宁易购买啊,何必开店交那么多房租?零售冲击有点,威胁不大。真正的目的不是卖家电,是要作为整个物流和快递的一部分,一个点。苏宁是要做全品类,包括超市、百货等,线上线下融合,就差最后一里路了!